一直以来,沈抚示范区积极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聚焦打造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及装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氢能、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数字经济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已经初显。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引领下,以 华为(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数字辽宁-西门子赋能中心等代表的数字经济龙头项目为域内企业提供赋能服务,为辽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华为入驻以来,持续开展产业导入、企业赋能、人才培养等工作,吸引省内龙头企业数字产业项目落户示范区,积极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EI生态,共同打造多个行业+AI的典型场景,为示范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加速度”。
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是沈抚示范区域内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主要生产的4款空气动力艇,凭借使用环境多样、动力系统强劲、操纵机动灵活、适于功能拓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搜索救援、行政执法、环境保护等领域,备受市场欢迎。高品质产品的背后,是抚运安仪对无数个细节的重视。
“行驶姿态是检验空气动力艇综合性能好坏和制作水平高低的最直观表现,过去每只动力艇出厂前,公司都会组建一个5人以上的观察小组,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的形式观察空气动力艇入水运行的艇姿,从而判断空气艇行驶是否平稳,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经常是一组视频反复观看几十次之后,还要召集全体技术人员开会讨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抚顺抚运安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空气艇行驶姿态检测提档升级?在示范区的“撮合”下,华为(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AI专家团队与抚运安仪针对该问题进行多轮交流后,通过数据采集分析、专家现场调研、场景可行性分析、人工智能模型设计研发等一系列“个性化定制”服务,最终依靠华为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解决了以往空气艇行驶姿态检测依靠人眼观测的弊端,成功推动抚顺抚运安仪实现空气艇行驶姿态检测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联合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启动 煤矿工人井下打钻智能识别” 赋能项目。
当前,在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水害已经成为煤矿工人死亡率最高的事故。因此开采之前需要对地下矿线进行探水作业勘察,明确地下水分布情况,制定煤矿开采计划,防止水害类事故发生。
在示范区产业创新局的积极促进下, 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华为(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围绕解决地下矿线探水作业勘察工作监管短板,启动了煤矿工人井下打钻智能识别人工智能赋能项目。 凭借华为公司 先进的 AI 技术,双方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煤矿行业的经验相结合进行联合创新,通过对工人打钻的关键动作识别,进行工人打钻数量的计算,实现了对工人打钻数量智能计数和防作弊监控 ,有 效解决 了 钻探打钻 数量 作假 等问题。
同时,为攻克智慧矿山难题,今年2月,华为先后成立了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和“煤矿军团”,旨在将5G + AI 技术应用到更多智慧矿山建设中,进而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助力煤炭行业实现“少人、无人、安全、高效”的最终目标。
抚顺天宇滤材有限公司是中国生产经营非织造滤材的大型专业公司之一,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袋式除尘用过滤针刺毡及过滤袋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 “ 观察滤布 成品 是否 存在 因材质不均匀导致出现的斑点、漏洞或者污渍损坏等 问题,是我们检测 滤布 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以往都是靠人工检查, 问题漏记概率高达 20%以上 。 ” 天宇滤材 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该问题,华为(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将AI技术与企业业务相结合,基于华为云提供的开发环境、模型部署和运行环境,借力华为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成功创建模型,打破了人工肉眼观看滤布生产线、缺乏客观判断、缺乏数据支撑的行业现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人员配备由过去的19人降低至1-2人,问题漏记率降低至5%以下,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在示范区人工智能赋能服务支持政策的助推下,华为 (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累计向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荣科智维云科技等15家企业,提供了价值2000余万元的人工智能赋能和应用技术开发服务,推动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
在示范区,像 华为(辽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这类 “新字号”龙头企业通过赋能“老字号”,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产业发展优势的事例不胜枚举。未来,沈抚示范区将以5G应用、标识解析节点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为抓手,重点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打造典型应用场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变,努力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建设作出更多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