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瓷砖龙头成新规后“首审”幸运儿 深受房地产拖累的行业真有前途?
发布时间:2024-08-08 11:52:57

  5月10日,深沪交易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包括1家深市IPO发行上市申请、1家沪市再融资申请。

  据了解,马可波罗主营建筑陶瓷行业,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达31亿,公司IPO曾于2022年5月获得证监会受理,此后又于2023年3月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后平移至交易所审核。不过,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该公司大客户又多为房地产企业,导致业绩出现连年下滑,这或将成为其冲刺资本市场最大不确定性。同时,马可波罗此前的“突击分红”行为明显不符合新规,而实控人黄建平在IPO前的一系列操作,让马可波罗的业绩变得好看了许多,存在美化业绩的行为也值得商榷。

  公开资料显示,马可波罗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之一,专注于建筑陶瓷,主要拥有马可波罗瓷砖、唯美L&D陶瓷两大自有品牌,公司在广东东莞、广东清远、江西丰城、重庆荣昌及美国田纳西州建有五大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有釉砖主要包括抛釉砖、仿古砖、岩板、瓷片和文化陶瓷,无釉砖主要包括抛光砖。

  按照招股书所示,报告期内(2021-2023年),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65亿元、86.61亿元、89.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53亿元、15.14亿元、13.53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3.6亿元、12.4亿元。

  可以发现,马可波罗业绩高光时刻在2021年,2022、2023两年的业绩表现均有所下滑,其中,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相较2021年分别下滑7.52%和6.83%。2023年尽管公司营业收入较2022年同比增长3.05%,但扣非后净利润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8.84%。更为糟糕的是,受房地产持续低迷拖累,2024年一季度,马可波罗的各项数据出现了大幅走低。按照相关财报,今年一季度马可波罗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下滑16.01%;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滑16.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1亿元,同比下滑132.7%。同时,公司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将下滑16.86%至12.17%,净利润将下滑18.42%至8.06%。也就是说,按照这些数据推测,马可波罗的业绩很可能面临上市“变脸”的危险。

  此外,从其他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也可以看出,马可波罗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止如此。比如应收账款方面,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5.99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20.45%。按照招股书,这些应收款项主要来自于房地产等工程类客户,而这些客户主要为大型房地产企业。

  从恒大、融创、万科到碧桂园,近年来这些知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说是路人皆知。马可波罗的钱能否按时收回自然也要看这些客户的脸色,料想应该是不会太好。而从招股书中可以得知,公司2023年前五大客户中前四都是地产企业,且已经暴雷的恒大地产仍是其第二大客户,前五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为20.96%。

  实际上,在报告期内,马可波罗部分房地产客户已经出现了信用违约或逾期情形,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现金流与经营业绩。在应收账款计提方面,从2023年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情况就可以看到,最大的单项坏账准备就来自融创地产。

  由于这些主要房地产客户均是债务缠身,现金流紧张,因此马可波罗还存在客户以房抵债情况。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报告期内以房抵债的抵债资产金额已经达到17489.48万元。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对其中13套抵债房产完成办理网签备案手续,2套已交付,2套已转售,金额合计占比38.07%。然而,由于马可波罗尚未取得全部抵债房产所有权,公司的抵债房产存在因开发商资金紧张或债务问题导致楼盘烂尾、被列为开发商破产财产及被其他具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申请法院查封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期待物权无法实现。

  据了解,这个新修订后的上市新规第一项上市标准具体内容为: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如此来看,这个重启“首秀”选中马可波罗似也不无道理,其确实在业内属于头部企业。据了解,目前,除了马可波罗外,市场较为知名的建筑陶瓷企业还包括东鹏控股、蒙娜丽莎、帝欧家居、新明珠和诺贝尔等,这些多数均为上市公司。而马可波罗在规模和硬实力方面是强于上述多家上市公司的,如根据2023年发布的全球瓷砖企业30强名单,中国有14家企业凭实力上榜——其中马可波罗控股排名第4、新明珠集团第5、蒙娜丽莎集团第7、东鹏控股第8、诺贝尔第9。

  比如一直为市场所诟病的“突击分红”,马可波罗正是存在这样的“硬伤”。在此次新修订的发行上市规则中,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已经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虽然马可波罗并没有“清仓式”分红,但其在业绩下滑、应收款项高企的情况下也是毫不吝惜地进行了大手笔现金分红,分红金额甚至远高于业绩上涨期。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马可波罗合计现金分红8.23亿元。在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进行了5亿元、3.23亿元的分红。而2019年至2021年,即便是在业绩快速上涨期,马可波罗也仅分红8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严打“突击分红”之前,马可波罗的IPO募资用途中均有“补充流动资金”的项目。如在2022年5月递交主板IPO申请时,马可波罗的IPO项目是预计募资40.18亿元,其中,8.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且,直到2023年6月28日更新的申报稿,都保有补充流动资金一项。

  招股书履历显示,黄建平1963年出生,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专业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马可波罗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黄建平此人非常熟悉资本运作,已是A股市场的“老手”。

  如此来看,黄建平此人并不简单,作为资本市场老手,显然在操纵资本方面非常老道。实际上,在上市前,马可波罗就通过收购子公司股东权益、调整公司股权架构、风险提前剥离等“资本腾挪术”,疑似存在美化业绩行为。比如,《招股书》显示,2021年,马可波罗将公司持有的对地产公司6.68亿元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对应的债权,转让给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转让价格为6.68亿元,并且还将账面净值1.64亿元的差异税后净额4.24亿元视作权益易,于发生时确认资本公积增加。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以来,马可波罗有三笔大金额收购。2020年,马可波罗先后以2.5亿元收购张玉其和嘉兴盈美持有的子公司广东家美合计22.04%少数股东股权;以2.4亿元价格收购张玉其持有的子公司江西和美10%的少数股东股权;以1.4亿元价格收购嘉兴智美持有的子公司江西唯美10%的少数股东股权。这些公司都是马可波罗的主要生产基地。

  三笔交易之后内部交易大幅增加。2021年,上述三家公司的内部交易大幅增长至51.6亿元,占到马可波罗同年销售总额的54%。这三家公司也贡献了马可波罗绝大部分净利润。2021年,三家公司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同期马可波罗的净利润为16.5亿元。根据前述招股书资料可知,马可波罗2021年至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13.6亿、12.4亿,整体保持了较为可观的盈利水平。然而,与此同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却波动明显。结合上述一系列资本运作手段,也难怪有业内人士怀疑,马可波罗或许为了顺利上市而对业绩数据做了一定财务“美化”抑或造假?

  虽然从营收的角度来看,马可波罗是中国市场数一数二的陶瓷制造商和销售商。但即便在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政策下,中国房地产行业仍有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并且马可波罗的相关业绩指标已经在持续走低,再加上IPO前突击分红、美化业绩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投资者或许也应该对马可波罗未来前景持谨慎态度。


本文由:彩票网_彩票开奖查询_体彩专家分析提供